首页 > 电子期刊 > J > 今传媒

传播学视野下的《致青春》

一经传送,编码者便对其失去了控制权。受众即解码者则根据自身的语意环境对符号的意义进行解读,这便产生了符号解码时的多义性。根据经典的“霍尔模式”,可知传播不仅是从传播者到接受者的直线行为,在此过程中无论编码还是解码都有其自身的决定因素与存在条件。霍尔提出的三种解码立场分别为:“支配—霸权立场”,它假定受众的解码立场与传者的“专业制码”立场完全一致,这使得二者得以和谐沟通,使符号的意义按原先设定的框架被解读和理解;“协商代码或协商立场”,意味着既不完全同意,亦不完全否定,即承认传者支配的权威,也重视语意环境或自身的特殊情况,传播始终处于一种商议的过程,这代表了绝大多数受众的解码立场;“对立码”即观众能够感受到编码者的意图,但仍然选择自己的解码立场,这种解读方式使得受众根据自己相关的经验和背景从符号中读出不同于编码者意图的新信息。影片《致青春》因其采用了受众理解并熟知的符号(与青春相关的具有代表
<<上一页  下一页>>

首页 > 电子期刊 > J > 今传媒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