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电子期刊 > J > 今传媒

广播类型化:生产机制与文化意指

信息、媒体等都是完全不同于现代主义的创造性产物。如果说现代性或生产方式所意指的是这些模式化实践,那么后现代性或信息方式所标明的交往实践则构建了不稳定的、多重或分散的主体”[5]。类型化广播传播形态的创新,某种程度上切合后现代思潮裹挟着的“平面化、无深度”的特征,是在无穷无尽的互文机制中完成的。比如,后现代主义思潮对大众文化影响的一个典型例证就是流行音乐,饶舌音乐(Rap)作为一种后现代流行音乐,“它的互文性特征以及对其他文本的引用并不是美学枯竭的结果,恰恰相反后现代流行音乐将七零八落的碎片撷录在一起”[4]。后现代主义崇尚真正根本的意义在于感性释放的“播撒”、“替补”和“延宕”的范畴之中,迎合个人享乐主义的狂欢风潮。类型化广播更加确切的传播功能是强化情绪的感染力,比如音乐广播“在特殊体验和意义所处的世界内建构‘基调’、‘肌质’或色彩”[6],它的移动性和声音伴随的背景为受众提供生活能量和积极态度,以抵御生
<<上一页  下一页>>

首页 > 电子期刊 > J > 今传媒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