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熵理论的高校网络舆情危机探析
和全面。一旦这种主观性强、片面化的个人意见以自发形式出现在校园网上,一些大学生在冲动的情绪下容易不加判断、不辩是非的围观和起哄,通过发帖、灌水、加精、置顶、回帖和点击看帖的形式,扩大了网络热议话题的范围,使个人消极意见变成了引入瞩目的网络舆论,引发舆情熵值的增加。(二)网络的匿名性网络匿名性的特性,一方面使发言者身份隐蔽,言论变得无所顾忌。尤其是大学生的自控能力较弱,容易发表讽刺、调侃的言论;另一方面,网络的匿名性,使学生在法不责众的心理下产生群体模仿,受群体感染的影响,这种偏激意见会迅速引发大量的热议,并得到更多学生的认可和支持,形成舆情熵值增加。(三)管理的欠缺性高校网络管理的缺陷表现在技术方面和监督方面。在技术和网络管理规则欠缺的情况下,学生为自己的言论承担责任的风险较小,校园网络就成为学生发泄不满情绪和负面观点的空间,情绪化的言论的增加导致舆情熵值增加。二、负熵引入:高校网络舆情危
<<上一页 下一页>>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