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公益活动的动力机制研究
化、技术四方面。1.政治上:公民社会逐步形成,公民主体意识与公益需求与日俱增对外开放政策的实施是我国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创举,不到四十年的改革历程,却带来了全社会整体风貌的变迁。其中最为人瞩目的变化,便是公民社会的悄然崛起及公民主体意识的逐步形成。伴随着社会的成长进步,公众对于社会公共事务及公益事业的参与意识和责任意识有了实质性的提升,客观上为微博公益活动的兴起培育了良性的生存土壤。另一方面,改革开放的“双刃剑”效应使我国在尽享胜利果实的同时也背负着巨大的转型压力:各利益群体分化加速,冲突分歧不断;社会收入分配不均,贫富差距拉大;愈演愈烈的“暴力拆迁”与流血事件等来自各领域的尖锐矛盾时时挑战着公众的承受底线。尤其是对于那些始终游走在社会边缘、缺乏社会安全感的弱势群体来说,长期积压的不满情绪、被社会剥离的愤怒感对和谐社会的构建埋下了极大的安全隐患。社会的良性运行、公众对安全有保障生存环境的追求使得
<<上一页 下一页>>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