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电子期刊 > J > 今传媒

解读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

会下意识地将自己的身份带入主角的心理、行为和人生际遇之中。而且,本雅明着重指出了新闻出版中的作者与受众的身份互换更加普遍,“随着新闻出版业的日益发展,新闻出版业不断地给读者提供了新的政治、宗教、科学、职业和地方的喉舌,越来越多的读者——首先是个别的——变成了作者。[7]”《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作为本雅明机械复制理论的核心之作,本雅明最重要的论述就体现在解释“灵韵”和“灵韵”消逝带来的艺术生产方式的变革。但从其字里行间中,我们仍能把握他力图对机械复制技术进行更深刻的剖析:技术不仅改变了艺术的生产方式和接受模式,更重要的是技术从根本上改变了艺术的概念,进而颠覆了传统的艺术观。本雅明为我们构建了一个由新技术崛起带来的新的观念,这种对传统艺术的变迁和以此带来的艺术本身性质和功能的变化的研究是富有启发性的。我们身处以媒介技术变革为先导的文化生产方式极具变化的时代,有鉴于艺术产品与媒介产品等其他文化产
<<上一页  下一页>>

首页 > 电子期刊 > J > 今传媒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