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
品等由于技术的限制,“原真性”几乎成了价值标准的首要标准,对于经典的艺术品,人们不得不赋予其崇高的地位,膜拜源于无法占有。可以说,大众的心理需求正是机械复制技术使用在艺术品身上的原因所在,复制技术满足了大众的接近愿望和占有欲。即便是保存在卢浮宫中的原作,现代人也可以通过复制技术方便地获得复制品进行欣赏,于是艺术品的神圣地位被消解了,这固然使艺术品从被崇拜物沦为玩物,但也意味着艺术作品从礼仪的寄生中获得了解放。“被复制品”从闭合的领域中被解放出来,“复制品”以其独特的方式代替了“被复制品”,于是“被复制品”的唯一性被减弱了。另一方面,在人类艺术史上,艺术的形式与内容一般是不可分离的。比如米开朗基罗在西斯廷教堂中创作的天顶壁画《创世纪》,庄严恢弘的西斯廷教堂作为《创世纪》的存在形式,本身也成为艺术内容的一部分。但是在机械复制时代,技术进步使艺术的形式和内容可以获得很大程度上的分离:壁画可以变成
<<上一页 下一页>>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