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电子期刊 > J > 计算机时代

基于思维导图的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完后学生对该课程掌握得并不好,影响到后续课程的学习。为了提高该课程的教学效果,我们将思维导图引入到“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取得了比较满意的结果。思维导图[1]作为一种有效的认知工具是由英国学者Tony Buzan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在个人、家庭、教育、企业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思维导图的认知功能与人类大脑的认知功能相类似,有助于信息的储存和提取,进而有益于教学和学习效率的提升[2]。思维导图的应用可以提高学习者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力和学习效率[3];提高学习者的学习兴趣,使抽象知识概念变得可视化,方便了对所学知识的加工,能够帮助提高学习者的理解力和记忆力[4];也有助于激发学生参与教学活动,有利于学习者之间实现对所学知识的共同建构[5]。思维导图不仅作为一种认知工具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同时作为一种教学策略也可以提高教学效率[6-8]。1 基于思维导图的课堂教学案例1.1 学生利用思维导图预习——发现问题《礼记·中庸》中说:凡
<<上一页  下一页>>

jsjs20140125
jsjs20140125
jsjs20140125
jsjs20140125

首页 > 电子期刊 > J > 计算机时代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