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电子期刊 > J > 计算机时代

协作式教学模式在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应用

计算机操作技能要求不同,而且学生的学习兴趣点各自存在较大差异,这就造成了相当一部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不强,甚至不太愿意参与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学习。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并提升学生表达自我思想的能力,各高校采用了多种方法对计算机基础教学进行改进,包括采用分级教学[1],即通过学前测验,把基础不一样的学生分为不同的等级,分基础班和高级班分别定制学习内容进行授课,或者部分学生免修计算机基础课程,采用这种方式能够将学生大致分为几个层次,分别教学,但是使用的教材还是统一教材,教学内容很难与学生专业或者兴趣相关,学生学习时往往会对是否学有所用而产生迷惘,影响学习效果。任务驱动的方式[2],是目前常用的教学方式,该方法对学生分组,提出多种任务,以小组为单位完成任务,小组之间开展竞争,这种方式能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改善教学效果,但是也会经常出现某些小组成员不能沉浸到教学竞争中
<<上一页  下一页>>

首页 > 电子期刊 > J > 计算机时代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