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电子期刊 > J > 计算机时代

协作式教学模式在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应用

方式进行对比实验,一种方式是通过学生自我组织形成学习小组,在小组之间通过适当的竞争机制鼓励学生大量参与;另一种方式是以主题为小组,参加同一主题的学生自动形成一个小组,通过学生的评价进行激励,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点。如图1所示,由教师依据课程内容和学习的专业背景,设计供讨论的项目主题,由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主题,并参与讨论;周期性的统计学生对每个主题的参与次数、编辑次数和点评次数,同时罗列出每一个项目的得分情况,其得分是以其他学生对该项目描述“赞”或“踩”来计分。教师将统计分析表作为激励信息定期公布,以激励学生更多地参与项目讨论和分析,经过一段时间的讨论最终完成全部项目的讨论。[时间到][形成][教师设计][选择][完成][项目主题][专业背景课程内容][教师激励][学生组成][学生分组个人] [参与主体] [统计分析][激励机制]图1 协作式教学活动过程的设计由于Wiki作为一种开放的文本编辑平台很难以清晰的结构去构建意义,这对学生和
<<上一页  下一页>>

首页 > 电子期刊 > J > 计算机时代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