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角色”的民办高校课程建设研究
此有必要探索和发展现有的课程建设的理论。1 课程观1.1 课程观中的误区课程观是对课程的各种认识和看法的总称,包括对课程的概念、编制、实施、评价等各个方面的认识。目前,我国传统课程观念存在两个误区[2]:⑴ 仅仅把课程等同于学生将要学习的教材知识内容,未能把学生从特定的教学活动方式中实际获得的学习经验也看成是课程的有机要素;⑵ 仅仅把课程看作先于教学过程预先已经编制好的、现成的知识体系,不能从动态生动的角度看待课程的存在形式。1.2 现代课程观传统的课程建设以“知识”为本位,注重书本知识或间接经验的获取。教师只作为既定课程的阐释者与传递者,学生只是作为接受者与吸收者。现代课程建设以学习者的“经验”为本位,注重活生生的直接经验或体验的获取,注重个人知识、实践知识的学习;教师和学生都是参与课程开发的主体,他们既是课程的传递者与吸收者,同时也是课程的建构者与创造者。课程观的发展一般说来要受到政治、经济、文化三个大的
<<上一页 下一页>>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