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电子期刊 > J > 计算机时代

基于“角色”的民办高校课程建设研究

规范的理解和遵从程度;对角色价值观念的认同和确立程度;对角色扮演技能的完善和熟练程度;以及对角色扮演效果的分析和评价程度等。外部标准包括:社会、群体或他人对角色及其价值的需要和预测程度;社会对角色期望的生成与认定程度;社会对角色规范的要求和联系程度;环境对角色行为的影响和适宜程度;社会对角色行为的重视和评价程度等。4 结束语职业角色是社会角色的具体化,基于角色的课程建设意在通过学生的角色扮演提高就业技能,由于能够把职业细化到岗位角色,因此对民办高校学生的来讲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笔者在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学改革实验中,根据角色理论对实验课程进行了重构,并通过“角色课堂”进行了基于项目的实验,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本研究表明,根据因材施教的原则,在民办高校的学生中进行职业角色规则的训练和教育,能够促使学生确定职业角色,学习角色技能、责任和义务,学生主动通过角色定位、角色领悟、角色学习和角色实践就能够
<<上一页  下一页>>

首页 > 电子期刊 > J > 计算机时代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