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火炬·天津大麻花
使人难以理解。“炸”字出现较晚,战国时植物油尚未普及,估计当时的粔籹是以动物油炸制的。至于做法,《齐民要术》说:“须以蜜调水溲面,若无蜜,煮枣取汁,牛羊脂膏亦得,用牛羊乳亦好,令饼美脆。”而且特别指出:“截饼纯用乳溲者,入口即碎,脆如凌雪。”那么,什么是截饼呢?这就涉及到寒具的形状,前文说到《齐民要术》中已表明,粔籹(寒具)是一种形似手镯的甜味油炸面食品。这一点有唐代诗人刘禹锡的《寒具诗》证实:“纤手搓成玉数寻,碧油煎出玉黄深。夜来春睡无轻重,压扁佳人缠臂金。”说寒具像佳人腕上戴的麻花金手镯。有根据敦煌文书记载,“截饼”之“截”即“ ”, 饼是一种做成蝎子形状的油炸面食品,它是动物崇拜在饮食上的反映,用以驱邪纳福,祈求平安。在中国食文化史上有一种特殊类的食品,它体现着中华民族文化中的一种象征性的符号文化,如傩食品。傩食品的背后,有情感、有语言、有语义,向人们诉说着故事,尽着“食以载道,敦化人
<<上一页 下一页>>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