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山到攀西:俚濮彝年、盐边油底肉和松露
锅底渗上来。我以为钟师傅终于可以稍微停手,没想到一边宋艳华对着里面看起来差不多的肉皱起眉头:“这个角角没有彻底干,一会儿要崩油,那个面干得过了,一会要焦,不能挨锅底。”我看着这些金黄色的四方肉块,渐渐从软到硬,现在油渐渐多了,看起来越来越硬。火已经压到最小限度,但是锅里热度丝毫不减,钟师傅拿着一个专门从盐源背来的铁锨,两边更加费力,他是每一块肉的监工,进行精密的排列组合,哪块翻上去,哪块要赶紧压下去,没有说一句话,全神贯注到我们也只能盯着看。本来过了午饭时间已经冷清的厨房,因为这样架势的翻腾,充满了一股奶油一般的热烈的香味。猪肉在自己的猪油里滚动,切得太薄太厚都不行,从中午13点钟开始准备,14点钟开始下锅,用最小的火,大火会炸柴,这锅肉这样翻滚了整整4个小时。宋艳华找这样的师傅,一年只有半年在工作,但是开一年工资,他说这是“高强度工作,我给上‘三险一金’”。4小时以后,肉和油全部关火晾凉,连肉带
<<上一页 下一页>>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