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贺州:百菜酿、黄姚豆豉和红糟辣椒
普文章《黄姚豆豉》,发表在当时的《广西日报》昭平版上。他写道:“制作豆豉的工序是:先将黑豆洗干净,蒸熟,快速充分冷却,在特殊的温室叫作霉房的进行发酵、发霉5~6天,冬天三星期,当出现均匀的淡黄色状霉菌之后,取出、用清水洗净霉菌,如果量少的可放入瓮内二次发酵,封口置露天5~6天,冬天三星期,取出晒干成淡豆豉。”这是一般豆豉的制作工序,“此种豆豉在二次发酵时没压出豆汁,所以味道不香不甘”。而黄姚豆豉则不同,“黄姚豆豉师傅不采用此做法。采用的是将洗净霉菌的未成品装入像箩筐形的大口竹篓。竹篓边和底,预先铺垫晒干的桐油木叶、干稻草,密封,进行二次发酵,用石头加压,置篓到雨水淋不着的屋檐下三星期,压出一种叫‘白底水’的汁,取出在烈日下晒干成淡豆豉了”。高士其描述过的工艺和器具,在黄姚沿用至今。杨厚新领着我们去看的作坊,摆着一个个巨大箩筐,“每个可以放400斤豆”。听起来并不复杂的工序,每个环节的控制都需要经验
<<上一页 下一页>>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