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铅山:失落的古镇与留存的饮食
实行海禁,武夷山区的茶农,或肩挑背驮或搭乘小船将毛茶(初加工后的茶叶)运至河口镇,在这里加工成红茶,重新包装、销售,再分装到平底大船上,由信江外运至海内外。所以河口镇不仅是一个红茶贸易中心,也是红茶制作技术中心。明清时代,河红茶在河口镇加工好后便装船外运,形成了广州、上海两条主要茶路。鸦片战争后,中国茶叶对外贸易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五口通商,福建茶商逐渐由福州、厦门等地出口。河红茶货源基地缩小,河口镇失去了制作与交易中心的地位,市面逐渐萧条,每况愈下。1953年,上饶专署成立了茶叶改制委员会,由红茶改制绿茶。至此,河红茶销声匿迹,长达半个世纪,直到这两年才重出江湖。每年清明前后,是河红茶的采摘期,比南面福建那边要略晚几天。它的制作工艺与其他红茶大体相同,包括采摘、晾摊、揉捻、醒茶、发酵、复揉、烘茶、归堆、筛选、补火等流程。但在制茶过程中,最特殊处在于使用了铅山的另一个著名特产——连史纸。连史纸
<<上一页 下一页>>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