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食品杂忆
是白切鸡,最希望吃到的,是整只的鸡腿,不然就是称为“副翅”的鸡内脏——鸡胗和鸡肝。小时候是物资匮乏的年代,只有有钱人家才吃得起鱼翅,没有钱的人家,把一只鸡内仅有的胗和肝,就称为仅次于鱼翅的“副翅”。小时候的团年饭桌上,一定有一条煎鱼,但是在除夕夜只能看不能吃,因为这煎好的鱼是要过年的,象征年年有鱼(余)。记得有一年除夕,我一家人不在家里开火,而到还在营业的餐馆里大吃。那家餐馆门外的养鱼缸里,有一条在游着的活鲤鱼,我心想该在除夕夜尝尝以前除夕总是只能看得到的鱼吧?反正在外面吃饭,没有年年无鱼(余)的顾忌。于是便叫伙计宰而烹之,结果美味是美味得很,可惜我就吃到一根哽在喉咙里的鱼刺。回家折腾了三个小时,才把鱼刺拔出。从此,我就只能年年有余了。童年吃过的食物,特别让人回味,也深藏在记忆里。就像法国作家普鲁斯特的《追忆逝水年华》一样,看到了闻到了,就勾起无限的回忆。不过,我童年吃过的鸡的味道,如今已
<<上一页 下一页>>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