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电子期刊 > S > 三联生活周刊

过年食品杂忆

入老人社会,老人最是怀旧,就像近十年忽然又兴起的粤剧,几乎场场爆满,看的都是老人家一样,这些本已失落的民间年节食品,又有了市场,而且更有礼品公司出产这类年节食品、刊登广告,实在是可喜现象。不过,只要去拜年,通常看到主人招呼客人的,不是巧克力糖果,就是曲奇饼干,而这些待客的食品,大部分是外国产品。我们中国为什么没有巧克力?这就要说到大清帝国的一段往事了。话说西班牙征服墨西哥时,初尝巧克力的美味,随即引进西班牙,因而令巧克力的催情名声传遍欧洲。而西方传教士来到大清帝国传教,当时的康熙皇帝对西方人服用的药物很感兴趣,下令属下随时报告,属下便在上奏折时,把时下译成巧克力的译名译作“绰科拉”,并把它列为药物。根据《康熙朝满文朱批奏折全译》等文献的记载,康熙在1760年7月2日,曾下令时任英武殿总监的赫世亨,向新来的意大利多罗主教索取西药“得利雅噶”,并谓“若少则勿取,可捎信到广东后寻得寄来,若有绰科拉亦求取
<<上一页  下一页>>

slzk20140414

首页 > 电子期刊 > S > 三联生活周刊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