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食品杂忆
”。后来赫世亨的奏折只说绰科拉“味甜苦属热”,因而康熙批示说:“未写有何效益、治何病,殊未尽善,着再询问,绰科拉不必送。”就是这句“绰科拉不必送”,大清帝国的宫廷贵人们便不能尝到巧克力的美味,更何况流落至民间,让民众得尝了。巧克力在19世纪时,还有另一个译名,出自1866年出版的《航海述奇》一书,作者为张德彝,他在书中说在船上的餐厅进食时,看到桌上有“面包片二大盘,黄奶油三小盘,细盐四小罐,茶四壶,加非二壶,炒扣来一大壶……”这加非自然是现在的咖啡,而炒扣来当然就是如今在香港称为朱古力、在两岸都称为巧克力的甜美饮品了。用可可豆制成的巧克力,如今在香港的年节礼品里,最为畅销,所以到亲友家拜年,八宝盒已经看不到,看到的,是各种不同品牌的巧克力产品。因此,很难吃到从前的糖冬瓜、糖椰子、糖莲子和鱼皮花生了。过年食品还保留着传统不变的,是年糕。香港流行的年糕有两种,一种是咸的萝卜糕,一种是甜的年糕。吃年糕,
<<上一页 下一页>>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