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食记烦(一)
主持人王小丫。陈逸飞与我曾经在当时很有名的“名都酒楼”吃过蟹。那天在评委席上,他对我说:“江先生,拜托侬为我的《Shanghai Tatler》杂志所办的《上海最佳餐厅》做评委,是匿名评议的。”现在看来颇有点像“米其林先生”。我说:“好呀,这是我最想干的事。”他说: “没有一分钱的噢!”我说:“这事本来就很有意义,有没有报酬不重要。”节后就有相关负责人来找我,给我评分表和试菜券。匿名品尝后以试菜券结账,有的则是自己先买单再向他报销。后来陈逸飞仙逝,食评依旧。从2005年第一本《上海最佳餐厅》问世,至2014年已评了10届,我也熟门熟路,照评不误。评后要写评语,包括环境、菜肴、酒类、服务,并要打分。问题是有的店家年年评,10年下来好像也没多少变化,这评语怎么写?第一年挺新鲜的,到第十年还有那么多新鲜吗?我觉得就要同中求异,尽量找出每次不同来。譬如上海永嘉路320号的“点石斋小宴”,第一次去评菜,打开菜单很奇怪,怎么会有“徽州”、“
<<上一页 下一页>>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