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电子期刊 > S > 食品与生活

中国十大传统调味观

营养学强调的平衡膳食与《黄帝内经》所载的阴阳平衡,其理念是完全相通的。5.物无定味,适口者珍这是宋代学者苏易简的观点。苏易简,宋太宗时进士,官至翰林学士,曾经给宋太宗赵光义讲学。一次,太宗问:“食品称珍,何物为最。”他回答说:“臣闻物无定味,适口者珍。”还说:“臣只知齑汁为美。”他告诉皇帝,有一天晚上特别寒冷,痛饮之后,睡觉时盖了几斤重的厚被子。酒后又是被热,感到极渴,翻身起床来到庭院,在月光中看见残雪覆盖着泡腌菜汁的甏子,便顾不得叫家童,连忙捧起雪水洗手,美美地喝了好几抔齑汁,只觉得“上界仙厨鸾脯凤腊,殆恐不及”。6.饮食四方异宜《归田录》:饮食四方异宜,而名号亦随时俗言语不同。中国地大物博,幅员辽阔,自然环境各不相同,因而各地之人在生理、体质、习俗上皆有差异,导致各地饮食偏好和口味的不同。四方饮食的差异形成了中国各地风味,乃至各地调味品的不同。至清代,鲁菜、川菜、淮扬菜和粤菜四大风味基本形
<<上一页  下一页>>

spsh20140224
spsh20140224

首页 > 电子期刊 > S > 食品与生活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