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料创始人的故事
作坊又迁至靠近镇区中心的小巷内。这条巷子被人们称为“汪醋巷”, 此巷名一直沿用至今。清代才子袁枚对板浦汪氏滴醋早有耳闻,只是没有仔细研究过。他打算写一部烹饪专著,但其中的“作料”一节,因品尝许多地方名醋都不甚满意而犯难。不久,40 岁的袁枚辞去江宁县令职务, 亲自到板浦考察,并购了一坛汪氏滴醋, 用该醋烹制了一碟糖醋鱼,尝后认为名不虚传。袁枚回到南京后即隐退小仓山随园,特地用“汪恕有”滴醋和镇江、浦口等地名醋各做了一盘菜肴,邀请官朋诗友一同品尝欣赏,结果众人齐声称赞用板浦滴醋烹制的菜肴味道最佳。袁枚在《随园食单》的“作料”一章中特别推崇板浦的“汪恕有”滴醋。他写道:“厨者作料, 如妇人之衣服首饰也。虽有天资,虽涂抹, 而敝衣蓝褛,西子亦难以为容……镇江醋颜色虽佳,味不甚酸,失醋之本旨矣。以板浦醋为第一,浦口醋次之。”至今板浦还流传着“袁子才巧做糖醋鱼,‘汪恕有’名传吃食谱”的佳话呢 !太仓糟油——李梧
<<上一页 下一页>>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