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电子期刊 > S > 食品与生活

打破致癌物的“核威慑”

不一定就会得上。对于1 类致癌物,很多是天然存在、难以避免的,比如氡(空气里)、黄曲霉毒素(天然毒素),也有些是人为产生,但已经在环境中广泛存在,也难以避免,比如多环芳烃(汽车尾气、垃圾焚烧等)、二英(垃圾焚烧、化工等)。不过,只要有效控制, 他们给人类带来的癌症风险是微乎其微的。但有些倒是应该主动避免,比如吸烟、嚼槟榔、酗酒。还有些1 类致癌物需要进行“风险与收益”权衡。当你咳得厉害的时候,医生让你拍胸片。拍片要被X 射线照射,不拍可能延误治疗,拍还是不拍呢?紫外线是已被明确的人类致癌物,可有几个人真是晒出皮肤癌的呢?相反,中国人普遍晒太阳不够, 以致维生素D 不足(影响钙吸收)。甚至有的美容院提供“太阳灯”,宣称能快速晒出健康的古铜肤色,不过很抱歉,这个“太阳灯”也在1 类致癌名单中(基于紫外线的模拟日光浴设备)。对于3 类致癌,我觉得咱老百姓别把它当真,那是科学家要关心的事。它的证据在动物里都不充分,
<<上一页  下一页>>

spsh20140412

首页 > 电子期刊 > S > 食品与生活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