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电子期刊 > S > 食品与生活

凤爪种种

几种说法。其中一说是始于清初,当时有位大臣名叫田雯,退休后回到家乡德州。庄里每逢四月二十八祭药王,家家户户杀鸡过节,鸡爪皆弃。而田雯素爱此物,于是, 其弟子便挨家聚敛,逐户寻集,凑齐百对,洗剥干净,送至扒鸡老店,求其与扒鸡共煮,遂得美味。某次,恰有好友王士镇来访,田雯专以凤爪相待。王见上桌时竟是鸡爪一盘,十分讬异,于是问道:“何以冠名‘凤爪’?”田雯笑道: “君不见《尔雅·释鸟》载:凤者,乃鸡头、蛇颈、燕领、龟背、鱼尾,五彩色,高六尺许。鸡除尺寸不够,余者何处不似,又焉可不得称凤?” 于是凤爪雅名便传开了。凤爪,不仅好名,而且好味,可谓实至名归。由于人们对于凤爪的喜爱、好食,以至于常常出现食材供不应求的情况。于是便不得不广开来源,从国外专门进口凤爪。我有几位广东朋友就专门做进口冷冻凤爪的生意,据说每天接货的进口凤爪就有好几个集装箱。凤爪虽小,工夫不少。加工凤爪时,先要剪去指甲;还要放入沸水中汆
<<上一页  下一页>>

spsh20140742

首页 > 电子期刊 > S > 食品与生活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