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电子期刊 > Z > 中国图书评论

从“蚁族”到“工蜂”

所提出的“下流社会”,就是说人们普遍对人生缺乏热情,精神上完全失去了向上发展的动力。我也很痛苦,我很多正在写作博士论文的同学跟我说,他们知道自己正在写的都是学术垃圾,什么用都没有,我听到觉得特别心酸。我觉得最可怕的不是生存,而是从事学术研究的青年,没有梦想,没有抱负,根本没有真正的学术生产力。您的著作突出了这种生存之困,其实也告诉我们这种精神上的困境。所以,《工蜂》真的不是一本能够让人愉悦的书啊。廉思:是啊,其实,大学青年教师的困惑是一代人甚至几代人的困惑。在做《工蜂》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有些问题是当下的新问题,如网络新媒体技术的运用与普及对大学青年教师到底会带来哪些改变?在知识与力量相背离的年代,当今中国还能出大师吗?也有些是几代人一直苦苦思索仍没有答案的旧问题,如士人———学人之变给大学青年教师带来哪些挑战?现代大学制度起源于西方,那么中国的大学精神究竟是什么?还有些是全人类面临的普适性
<<上一页  下一页>>

首页 > 电子期刊 > Z > 中国图书评论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