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重视野中的“80后”文学
些方方面面的信息包括进去。这组文章的意义,扩大一点说,正是为了尝试在全球化的今天,为中国当下的写作建立一个世界文学的参照系,正如有识之士的提醒:“基本上,中国的批评家只能在中国当代文学史的脉络上来评价和定位中国当代作家和作品。在‘全球化’已无远弗届的今天,如果我们的文学批评和文学判断尚无法征用‘世界文学’这一参照系,这多少是一种缺憾吧。”(王侃、陆建德:《文学这东/西》)自“五四”以来,中国作家对于外国文学的学习是成绩斐然的,当代作家甚至毫不讳言师承。就如同当年莫言、余华们兴奋地谈起川端康成、福克纳、马尔克斯、博尔赫斯……今天的“80后”同样兴奋地在谈杜鲁门·卡波蒂、安吉拉·卡特、村上春树、珍妮特·温特森……不过,在中外文学交流的“同步态”之外,由于中国社会环境的特殊性,我们经常遇到的却是“错位态”,“当世界文学反映出充满当代性的焦虑时,中国的新文学还只能从西方的古典文学中去汲取去寻觅古老的武
<<上一页 下一页>>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