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明学域与观念交易
词,在目前汉语语境中已经普遍地被滥用,概念过度宽泛的使用,使之变得十分不精确”。作者进而勾勒了“知识”概念在汉语中的基本形成过程,并加以详细界定,并以中国古代以“经”为核心的知识。本书以体系为例解释了知识的两个分类:“形而上”“形而下”。但是作者对于“知识”和“文化”的区别并无交待,我认为“文化”是一个更具概括性的概念,可以在“器物、制度、文化三重结构”中理解。作者在对“知识史”的界定中借用了史华慈“中国知识史研究”的构想,此中有两点不妥:其一,盖史华慈所提概念的原文不是historyof knowledge,而是intellectualhistory,后者我们一般译为“思想史”,为了与historyofthought区分,我倾向于译为智识史;其二,实际上就史华慈论述而言,所谓的“知识史研究”更多接近于知识分子史,因此史华慈的例子并不适用于作者试图论述的知识与思想的关系。但是作者对知识和思想关系的阐述体现了对于知识史研究路径的清晰认识。有这样的突出贡献,此书足
<<上一页 下一页>>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