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电子期刊 > Z > 中国图书评论

作为法制实施之基础的国家认证能力

映某种关键性变迁的一枚透镜?在我看来,这种发生在刑事法制领域内的变化,其实反映了帝制中国早期发生于国家能力领域中的一个深刻变化。具体而言,它体现了从先秦至秦汉时期国家在认证能力上的一个重大飞跃。所谓的“认证能力”,用欧树军在其《国家基础能力的基础》(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年版)一书中的概括来说,就是指“国家在可靠事实基础上,建立和执行明确、精细和统一规范的能力”。就秦代而言,秦献公十年(公元前375年)的编录户籍行为,意味着当时秦国在认证能力上的一大提升,因为从这时起,秦国开始大规模地对国民的相关信息进行系统搜集。由于战国时期兵戈不息的时代背景,当时国家更关心的是为尽可能地征发兵役去搜集所需的国民信息,因此,人口数量、性别、身高这些容易从外在把握的信息,就成为了用来满足战争背景下尽可能简便地筛选可用兵士之需而首选搜集的内容。这一时期的认证技术总体上尚显粗糙,侧重于对社会人口事实的外显信息的搜集
<<上一页  下一页>>

首页 > 电子期刊 > Z > 中国图书评论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