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电子期刊 > Z > 中国图书评论

从民族志深描到理论分析

双年展七章,并不进行理论分析和解释。作者用5年时间游走于5个国家的6个城市,参观了巴塞尔国际艺术博览会、威尼斯双年展,进入艺术家村上隆的工作室、《艺术论坛》杂志的办公地,亲临佳士得拍卖会、特纳奖的评选,旁听了加州艺术学院阿舍开设的艺术评论课;并且采访了大量艺术界的参与者,包括250多位艺术家。通过对具体场景的观察,人物语言的展示,具体事件的刻画,作者客观地展示了艺术界运转操作的各个环节和角色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用的描写式语言,让人们在对艺术世界的逐渐认识中去思考相关问题。这种方法避免了闭门造车可能带来的偏见和局限,也避免了主观主义强加给人的非理性理解,同时省去了理论的生涩枯燥。这完全像一本了解艺术界的入门读物,无关学术。而保罗·威利斯确实是本着一种学术的目的去的,从他的章节安排就可以看出,“文化的要素”“文化的阶级形式和制度形式”“劳动力、文化、阶级和制度”,这些都是明显带着理论色彩的分类,作者力
<<上一页  下一页>>

首页 > 电子期刊 > Z > 中国图书评论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