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如何来写《学做工》?
相互对立群体之间的关系也很重要。假如他与“小子们”长期接触、关系亲密,又如何保证所获得的循规生们关于自身生活的理解真实可信呢?研究者“我”、知识生产的情境以及知识是不可分割、不可化约的整体。《学做工》应让读者明白“我”是通过什么方式、在什么样的情境下获得材料和知识的,并反思研究者本人的特质对田野调查的影响。循环论证与“文化决定论”威利斯在进入田野时带有很强的预设,他认为工人阶级子弟继承父业是因为自甘如此,例如他在《学做工》序言第1页开门见山地说“要解释工人阶级子弟为何从事工人阶级的工作,难点却是解释他们自甘如此”。小子们的反文化中突出的一点是怀疑文凭,崇尚体力劳动而鄙视脑力劳动。不过,受访者所言并不等同于所行。小子们的这些观念除了作者的理解以外,还可能是一种心理调适——当他们自觉能力不足以通过文凭获得向上流动机会时,给自己找的借口;或者是作为自己抽烟、喝酒、打架的正当化理由。或许小子们并非
<<上一页 下一页>>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