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如何来写《学做工》?
度不公平。他的价值观中预设了好的工人阶级是未分化的、完整的、反抗的工人阶级。他在没有提供任何证据的情况下,断言“本研究中的循规者和违规者都属于工人阶级……客观上处于相似的地位,从事相似的工作”(P197—198)。循规生和书呆子不论事实上是从事不需要文凭的体力劳动,还是更多地从事脑力劳动,在作者看来都是在与资本主义合谋,因而相比于小子们来说缺乏反抗和进步性。作者对小子们性别歧视/种族歧视不加批判的态度非常隐蔽。他似乎仅能从资本分工的角度理解性别差异、种族差异、脑体差异,并将分工和分裂视为资本运作的结果。他用分析小子们反抗性的逻辑来分析移民群体得到了什么结果呢?他将小子们对脑力劳动的拒绝视作反抗资本主义的表现;而西印度群岛移民在当时英国的社会地位比小子们更低,基于同样的逻辑,他认为这些移民“似乎存在着一种在毫无工资或任何官方、明显援助的情况下生存的可能性”,因而移民劳工的洞察,不仅是对脑力劳动的拒绝,
<<上一页 下一页>>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