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电子期刊 > Z > 中国图书评论

逐利,但非全部:以更宽的历史视野理解革命中的农民

还原革命中的农民的真实,还必须加入时间、空间,乃至个人因素等变量,否则,很可能以偏概全。不可否认,“动员”构成现代中国革命的核心要素,或者说,“动员”构成革命的主要技艺。作者分析农民性格,也意欲从社会文化中探求农民性格与革命运动的契合之处,由此我们不能不接着探讨农民与革命的“动员”问题。结合了“农民利益即时满足”的特点,作者认为中央苏区的革命动员,最重要的是“找准党的利益、革命利益与农民利益的平衡点”。(第233页)换言之,农民是天生的务实主义者,“你不给他指明哪里有面包,他是不会跟着你走的。”从表象看,这样的分析不无道理,也符合唯物主义经济决定论的一般认识,但是,仍然失之简单化。革命中物质利益的需求当然是客观存在的,但仅以此作为革命的解释,并未全面地反映历史的真实。人作为一种特殊的存在,并非仅仅以物质为唯一目的,价值、意义等同样也是人所追求的目标,以物质性“利益满足”为唯一解释,无疑将人性降
<<上一页  下一页>>

首页 > 电子期刊 > Z > 中国图书评论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