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电子期刊 > Z > 中国图书评论

库切《男孩》的翻译问题

地按词序翻译、错译等问题,同时还分析了导致这些失误的原因:比如所据底本本身的问题,卡夫卡行文本身的含混,文化背景的差异,译者的语言能力、文学修养等。正因为有库切熟稔翻译这一背景,才会有文敏在其译作《内陆深处》的后记中提到的情形:库切对自己作品的不同译本都有点评,他“一字不提译者的辛苦劳动,却毫不留情地批评了几个译本的错谬之处”。作为译者,文敏对翻译的艰难深有体味。所以,看到库切给别的译本挑错时,虽然一开始她“憋不住地笑了,但是旋即就闭嘴了”,并感叹说翻译这一行出错的概率很大,“尤其是面对库切的作品”时。那么,文敏翻译库切的《男孩》(Boyhood: Scenes from Provincial Life, a memoir)时,[1]有没有纰漏呢?我们先看三个内容“简单”的案例。《男孩》的文字,大都平实、简洁,读起来似乎也多明了、易懂。比如下面这段内容:没有生僻的字眼,没有复杂的结构,很容易令人得出其“简单易懂”的印象:His father likes the Italians (their heart w
<<上一页  下一页>>

首页 > 电子期刊 > Z > 中国图书评论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