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电子期刊 > Z > 中国图书评论

库切《男孩》的翻译问题

,社会上那些普通(或者说“正常”的)阿非利堪人的家庭文化,皆可说是男权主义文化。而从库切对阿非利堪学生、教师等社会成员行为的描述来看,阿非利堪人的男权主义,几乎等同于简单粗鲁、暴力威胁。而暴力以及对个体自由、隐私的侵犯,正是库切极其反对的。所以,想要靠拢“正常”家庭的同时,小库切又极力排斥自己的父亲,甚至母亲(有时过度的保护)。如此,处于矛盾中的小库切,就有了“小孩子可不该是一家之主”的说法。但问题是,“该不该”是一回事儿,而“想不想”“是不是”则是另外两回事。否则,也就不会有个体欲望与社会规则之间的冲突、悲剧了。具体到小库切的家庭地位/身份来说,情况也正是这样:虽然他知道小孩子不该充大王,可事实是:他在家就是一个怒气冲冲的暴君!(At home he is an irascible despot… P.13)第二处是“If there is anyone to be jealous of, it is not his father but his younger brother”。中译将嫉妒行为的主体和对象颠倒了。这句话,关系到小库切家中“权
<<上一页  下一页>>

首页 > 电子期刊 > Z > 中国图书评论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