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偏好与性别平等运动
阻碍(使其沉湎于温柔乡不能自拔)时,她就该以自残的方式来激励对方继续求学,而这种完全丧失自主性的行为还被当成贤惠的美谈广为流传。在古代,女子读书往往并非个人需求,更多地体现了其主人(监护人)的意愿。有些文人为凸显自己风雅,甚至会让家中侍女也读书。最典型的案例莫过于是郑玄,有次他惩罚侍女,让人将其拖入泥中。另一侍女见状问道:“胡为乎泥中?”该侍女随口回答:“薄言往愬,逢彼之怒。”这一问一答均引自诗经,顿时成为一段佳话。但实际上侍女的生存状态、心路历程根本无人关心,她们的引经据典只有娱乐价值而无其他意义。这样一种表述至少掩盖了一种真相,即作为主人(包括旁观者)对女奴的赤裸裸剥削以及人格上的不尊重。在传统社会,女性阅读被主流文化所承认的理由说到底只有一个,即教育子女的功能。早在曹大家撰《女论语》时就说过:“讲诲之权,实专于母”,可见女性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而这种将女性受教育权诉诸母教(而非独立个体
<<上一页 下一页>>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