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验和文论教材建设
者将‘本质论’作为所有其他各大版块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围绕着文学的本质问题将文学作品、文学创作、文学发展、文学批评和欣赏铺展在一个平面内,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由中心向四周辐射、扩散的辐辏式结构。”(董学文、金永兵等:《中国当代文学理论(1978—2008)》,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333页。)到2000以后,一些教材如董学文、张永刚的《文学原理》,南帆主编的《文学理论(新读本)》和陶东风主编的《文学理论基本问题》则开始以“链带式”打破了这种结构模式,以开放的姿态重新面对有关的文学问题,客观上深化了对文学的理解。这种“链带式”就文学理论的基本问题按照一定的标准和规律划分,各个问题彼此独立但又始终处于一个整体的联系当中,与“辐辏式”呈现了明显的不同。而在“辐辏式”和“链带式”这两种结构模式的基础上,又出现了“综合式”的结构。而《修订版》就是一种“综合式”结构。从《修订版》来说,其第一章“文学与文学理论”,第二章“文学
<<上一页 下一页>>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