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电子期刊 > Z > 中国图书评论

亚洲、东方与汉学主义

权者的卑劣和无耻,但也有贤哲的为天下范,大众内心的道德意识。我们必须要能把握这种阴阳相生的自然直理,洞察幽微。从这个意义上来看,法国后现代诸子虽然奇思瑰想,新论迭出,然终究不如德国诸子之宏大气正、慨然而立于万世;而我们更不要忘记的是,在西方内部,德国始终标榜自己是“非西方”的。所以我们需要讨论“权力”,甚至需要正视在社会生活乃至精神层面无处不在、无所不与的多层次的“权力”,但绝对不能“一叶遮目”,以此为一切问题的出发点。在这点上,我还是比较欣赏周宁教授的实践轨迹,虽然发覆“汉学主义”,但基本上点到为止,即便为西方汉学家所挑战,也是淡然置之,始终致力于自己的跨文化形象学的研究和学理思考;乃至“打开工具箱”,为汉语学界推出拉赫巨著《欧洲形成中的亚洲》。说实话,仅后者一端,我都会认为其功德无量,因为这完全使得我们站在一个完全不同的求知水平线上。梁启超所谓“在中国研究中国,在亚洲研究中国,在世界研
<<上一页  下一页>>

首页 > 电子期刊 > Z > 中国图书评论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