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电子期刊 > Z > 中国图书评论

思想,如何为当下时代与问题提供力量?

因也在于此。据秦晖的坦承,这本由十六篇文章(包括书评、自序、论战和网上对话或访谈等)汇编而成的书,其实在2002年已经编好,但几次出版都不成,直到现在才得以与世人集中见面。且不论时间的滞后是否带来思想的过时,我们只需要问,他讲的“共同的底线”到底是什么?是否存在着被“高估”的问题?在《共同的底线》一书开篇自序(应是为新近出版而写的)中,秦晖谈到了中国在世纪之交后面临的“文化之争”“主义之争”和“部门之争”。“文化之争”,即是自近代百余年以来的“中西之争”和“古今之争”(简单说是儒家传统文化对西方的自由民主与科学);“主义之争”,则指的是国内思想界自1997年以来的“左右之争”(概括说是自由主义和国家主义);而“部门之争”则是“民族国家—政府组织”(第一部门)、“市场—营利企业”(第二部门)和“自治的公民社会和志愿者公益组织”(第三部门)之间的冲突和对峙。在这三种之争的选择中,一般人会把秦晖归在“偏右
<<上一页  下一页>>

首页 > 电子期刊 > Z > 中国图书评论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