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电子期刊 > Z > 中国图书评论

思想,如何为当下时代与问题提供力量?

理想。换言之,说是底线,其实已经是某种很高的理想诉求罢了。他因为低估了自己的底线,而高估了其他人或其他各家的底线,而忘记了此底线和彼底线并不相同。因此之故,他的提法才被社会所高估。而这与真实的语境之间,是存在着不可逾越的距离的。当一个有底线的人遭遇没有底线的社会,他所谓的底线,就很可能只是自说自话的空言了。被社会和某些宗教般的信徒,或者确切地说是看重“交换价值”的非物质产品的市场,所高估的还有陆键东的《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一书。这书最初出版于上个世纪的1995年左右,2013年6月份又被重新修订出版。最初出版的时候,因为里面涉及对某个人的忠实而不客气的披露,而使得作者惹上了一身官司而最终败诉。但或可由此一见,当初这本书在社会上的巨大影响,哪怕是给作者带来的负面结果也可说明这一影响。当然,这种影响首先是来自书中的传主——1949年之后的陈寅恪先生。进一步说,陆键东的《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一书之所以达到一时“
<<上一页  下一页>>

首页 > 电子期刊 > Z > 中国图书评论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