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如何为当下时代与问题提供力量?
洛阳纸贵”的程度(该书初版后的五六年间,三联书店前后加印了6次),即使再版还是受到了那么大的关注,都不外乎因为,陈寅恪先生一生所持守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在1953年,陈寅恪先生对带着使命而南下的弟子汪篯口述了一篇《对科学院的答复》的长文。在这篇长文的开篇,他便说道:“我的思想,我的主张完全见于我所写的王国维纪念碑中”这篇碑铭,兹抄录其主体如下:“士之读书治学,盖将以脱心志于俗谛之桎梏,真理因得以发扬。思想而不自由,毋宁死耳。斯古今仁圣所同殉之精义,夫岂庸鄙之敢望?!先生以一死见其独立自由之意志,非所论于一人之恩怨,一姓之兴亡。呜呼!树兹石于讲舍,系哀思而不忘;表哲人之奇节,诉真宰之茫茫,来世不可知者也。先生之著述,或有时而不章;先生之学说,或有时而可商;惟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千万祀,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读完此碑铭,当今那些从事所谓的学术者,是否感到一丝自愧了呢?在宣统
<<上一页 下一页>>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