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电子期刊 > Z > 中国图书评论

对中国现当代“叙事模板”的“知识考古”:评析安德鲁?琼斯《发展的童话:进化论与现代中国》

到《大同书》和《新中国未来记》里,并被吴趼人等小说家所掌握。晚清进化模式历险小说的另一源头是儒勒·凡尔纳的科幻小说。1902年《新小说》第一期即开始连载梁启超的《新中国未来记》和被译为《海底旅行》的《海底两万里》。一年后,鲁迅也在日本将凡尔纳的另外两部小说翻译成《月界旅行》和《地底旅行》。晚清对凡尔纳笔下的技术和自然历史奇观的翻译,是运用本土语言资源,对西方知识分类和话语进行模拟的移植尝试。在这个实际的翻译过程中,汉语在世纪之交世界体系的话语边缘地位被凸显了。这也是《新石头记》里面“文明境界”在意识形态和表征上的尴尬处境。其所塑造的中国未来蓝图,一方面是民族主义的吁求,另一方面离不开对西方殖民秩序的学习和模拟。在愿望与手段的矛盾中,“铁屋子”已经隐隐浮现。第二章“狼的传人:鲁迅·自然史·叙事形式”通过分析鲁迅小说《孤独者》等文本,探讨彼时有关遗传和改良的生物学知识的流通和利用,展示了20世纪初期中
<<上一页  下一页>>

首页 > 电子期刊 > Z > 中国图书评论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