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数字广府 > 广府书库

满族旧俗忆述

作者/责任者:爱新觉罗��宗夔著,广东省政协文化和文史资料委员会编

索取号:

文献资料来源:摘自《广东文史资料精编.下编.第4卷,民国时期文化篇》

端午、中秋、重阳等,满人都仿效了;但北京的满族女儿,一直不尚乞巧节。读过《红楼梦》的人,不少感到过这样的疑问:本书描写女儿的“闺中生活”,占很重要地位,七夕礼拜双星向天称乞巧是女儿最隆重最热闹最有诗意的佳节,为什么没有提到过这个聚会呢?我猜想就是因为曹雪芹家是正白旗满洲“包衣”(即家仆),家里没有做乞巧节的,故他没有这个印象之故。但广州的满人,在清末也有做这个节的了。
    (3)祭祀祖宗的方式:满人除了祖宗牌位外,还有几件物品代表祖宗:一是所有满人支族的长房家里的西墙上,都钉有一块长有尺把,阔有数寸,形如厨架的木板,板边黏贴一张印有花边中写意若祖宗的满文的白纸签,叫做“祖宗板”;二是除宗室外的一般满人家,还在祖宗板上放一个黄包袱(广州则为一个小口袋),里面盛些先人用过的零星东西,叫做“祖宗袋”;三是宗室人家在院子里东南角上树立一根三丈多长的木杆,叫做“祖宗杆”。这些东西,于大祀之日,都要像对祖
<<上一页  下一页>>

首页 > 数字广府 > 广府书库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