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数字广府 > 广府书库

广式腊味和腊味店

作者/责任者:叶海口述;杨志慎整理;广东省政协文化和文史资料委员编

索取号:K296.5/144/3-2

文献资料来源:摘自《广东文史资料精编��下编第3卷》

际发放的仍是旧法币。除上述工薪外,到季节性生产全面结束或遣散时,部分大户有若干奖励和临别赠送实物(腊味及其头尾碎件)的习惯,为翌年而打好关系,但这仅是少数大户,行业中不发奖金,只因人而异地赠物的较多。此外,“东昌皇上皇”还发放年终下栏金(水面油浓缩液和肉碎弃料等下脚金),创行业中先例。按习惯大都用作职工膳食的佐料,余下则变价作其他营业收益进账。
    为了适应季节性生产,便于到期全面遣散,行业中的腊制工人大都是临时工(少数门市营业员除外),他们中的大多数是农民,到农忙开始时,正好是腊制生产结束,两得其便。中山县大黄埔素有腊味乡称,广州的腊制师傅大都出于该乡,其次是顺德县容奇镇,也有少数南海人,中小户中自兼师傅的东主也与这些地区有一定的历史渊源。因此,关系所及,各店的临时工都有各自的地区性,多是沾亲带故或是同乡关系,多年相处,不但操作熟练,而且配合得很好,主宾关系比较融洽。店方虽没有给予特殊的福
<<上一页  下一页>>

首页 > 数字广府 > 广府书库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