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数字广府 > 广府书库

骑楼建筑美的历程

作者/责任者:杨宏烈,胡文中,潘广庆著

索取号:TU241.5/18

文献资料来源:摘自《西关大屋与骑楼》

大楼、省总工会大楼一类的办公性建筑,后期西关大屋、竹筒屋(入口部分)以及东山花园别墅、小洋楼一类的住宅类建筑,中山纪念堂、海员亭、先烈路一带的纪念性建筑,还有爱群大厦、南方大厦,市银行大楼、省银行大楼、新亚大酒店等商业型建筑……不论在哪个发展阶段上的近代广州建筑,几乎都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
    有史记载,商业骑楼建筑最早见于2000多年前的古希腊,后来才流行到欧洲,近代才传至世界各地的。2000年前中国暂时还不需要骑楼,因为统治者长期限制经商活动,没有比较发达的商业。广东自古乃我国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不少华工出国,在南洋。欧美谋生,成为早期侨民,自觉不自觉地会参与由当地殖民者领导的骑楼建设。当近代中国对外开放后,侨民回国,投资建屋,为适应商业与气候需要,广东民居吸收了各侨居国、甚至殖民者宗主国骑楼建筑的艺术,成就了中西合璧式的广东骑楼。因此达成共识:骑楼是广东人经过南洋地区的适应性体验之后,将西洋建筑
<<上一页  下一页>>

首页 > 数字广府 > 广府书库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