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数字广府 > 广府书库

广东的观音诞习俗

作者/责任者:冯沛祖著

索取号:B949.92-50

文献资料来源:摘自《慈爱人间》

唱。
    清代时,广州东华路南面有“望海观音”庙(今白云路筑南大街14号。此庙在20世纪30年代已毁),据说特别灵验,因而名声大著,香火鼎盛,信众甚多。增城、南海等地有人从水路撑艇来此进香。
    黄埔一带多以农历二月十九日观音诞为主祀。诞期,民众多包粽子,并用香烛、果品拜观音。以前黄埔姬堂村叫做观音约,由12条自然村组成。总庙是观音庙,其中姬堂自然村有一座龙头庙,供奉观音大士像。新围自然村有一座南北庙。加庄和马岗各有一座北帝庙,都分别供奉观音大士像。每年观音诞,姬堂各自然村的村民都去附近庙堂拜祀。姬堂九条自然村都把农历二月十九日观音诞定为“会日”,各家各户包粽子,供奉观音菩萨。此外,还有“出会”巡游庆典,村民用华丽的神轿抬着观音像到各村巡游。
    当年,因为新围、合庆围两村合建观音庙,姬堂村自建龙头庙,于是两座庙的菩萨就分两条路线游行:一条由新围过合庆围而回,另一条由姬堂经上堂到禾秆窿村而回。每年拜祭费用由
<<上一页  下一页>>

首页 > 数字广府 > 广府书库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