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古药洲石刻之研究 --对新编《广州市文物志》的商榷
作者/责任者:甄炳昌主编
索取号:K296.5-5/1/1991
文献资料来源:摘自《羊城今古》总第27期
石和池西大石等6种名称,均注明所在方位和石上题刻特色。继后阮元、周中孚、汪宗衍和近人麦华三均沿用其说,以利人们古今对照,考查研究。周中孚还劝后人不要乱改石名。《文物志》第168页将遗石8座分别介绍,但将其中一些石另改新名,似有不当。例如:1.原池西北大石改名海上洲石。这可能是根据石上有宋人许彦先题:“花药氤氲海上洲”而来。但许诗中的“海上洲”特指西湖药洲,把“海上洲”借作石的新名,会令人误以为此石乃西湖药洲,这就不能反映该石的本沿和特色,查这座池西北大石因形状似牛头,且传誉颇广,当以“牛头石”称之。2.原“拜石”改名“九曜第一石”。这无疑根据石刻中一句话而来。经考在拜石旁边的水上平台原筑有拜石亭,供人们来此观石景、赏湖光,翁方纲为此亲刻篆书“拜石”二字。历史记载米芾有赏石入迷的雅趣,每见珍奇异石即整肃衣冠而拜,故有“米颠拜石”的佳话。可见拜石之命名,正是古人为宣扬米芾爱石的雅趣,纪念他为九曜石题名、赋
<<上一页 下一页>>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