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数字广府 > 广府文萃

黄华路清式建筑物考证 -- 兼述清代广州普济院

作者/责任者:陈泽泓主编

索取号:K206.6/12/44

文献资料来源:摘自《文史纵横》总第44期

)又与贫民教养院健济院合并为市救济院。[4]
    新志的这一段记述,其实是从旧志中沿用而来的,进而再查看旧志,相比之下,旧志的记述更为详细、清楚。
    关于普济院的记述,同治《番禺县志》卷十五“建置略二”载,“普济院,在东门外黄华寺址,康熙六十一年(1722),广州府知府郭志道详议创建,房屋七十一间,地藏庵一所”,此后,迭有士民捐建添建房屋,至道同年间,“有屋174间,专收养贫老妇人,又改建药童、水夫住房二十一间,观音堂一所。原归广州府经理,乾隆六年改归粮道经管”。清嘉庆二十三年(1818),广东布政使、学使、盐运使、广州知府“捐廉倡使,与省城绅商集捐银一万四千两,发当生息”,作为对收养的孀妇恤嫠之用,并成立恤嫠公局以主其事。“旋以经费无多,恐难经久。二十五年(1820),绅士刘彬华等呈请各宪,经总督阮元、巡抚康绍镛,于道光元年(1821)奏准,在粮道库普济堂经费项下,每年拨给银五千两,以资支放孀妇,一口每年给口粮四两,分
<<上一页  下一页>>

首页 > 数字广府 > 广府文萃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