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广东曲家梁廷楠的戏曲理论
作者/责任者:罗斯宁
索取号:
文献资料来源:出自《学术研究》1996年第12期
面, 这与梁氏重视戏曲的总体构思相同, 梁氏重戏曲的社会功用、戏曲结构忌雷同、忌松散等观点,都可找到追步李渔曲论的轨迹。但梁廷楠非原封不动地模仿前人, 而是有所发展。李渔在 戒讽剌 一节中说戏曲的功用是 劝善惩恶 , 而梁氏却更重视宣扬 忠孝节义 , 其中包含有反帝爱国的思想, 这是李渔曲论所无的。李渔又在 风筝误 剧的尾声中说: 惟我填词不卖愁, 一夫不笑是吾忧。又相当重视戏曲的喜剧性和娱乐性;而梁氏更喜欢歌颂 忠魂、烈魄 的悲剧, 更重视戏曲的教化作用。
除了内容上的新发展外, 在戏曲批评方法上, 梁氏也有突破。李渔的曲论多从逻辑关系方面去论证其观点的正确性, 如 结构第一 以 工师之建宅 为喻, 说明戏曲创作应先精心构思, 袖手于前, 始能疾书于后。 倘先无成局 , 势必改而就之,未成先毁。 而梁氏则多用归纳推理来论证自己的观点, 在大量研究历代剧作的成败得失的基础上得出结论, 尤其对中国戏剧史上黄金时代的元杂剧, 作了中肯而独到的分析。在称赞元剧 才人辈出
<<上一页 下一页>>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