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广东曲家梁廷楠的戏曲理论
作者/责任者:罗斯宁
索取号:
文献资料来源:出自《学术研究》1996年第12期
情密切配合起来, 昙花梦 自序云: 末折南北合套, 南词向不押入, 今纯用入韵者,噍杀之音, 非此不达。 他认为人物的哀伤之情, 非用入声不能表达, 而杂剧常用的北曲没有入声, 故此剧末折采用南北曲合用的方法。藕香水榭跋其 圆香梦 云: 曲绚烂极矣, 而声律复谐。 第一、二折宾白, 熔铸庄生所作 李姬传, 可称天衣无缝。余间以粤管方言, 传粤人口吻, 于例无讥。 可见, 梁氏不但注意音律谐和, 而且注意宾白的通俗易懂, 甚至插入粤语方言。总而言之, 在 情、理、音 三者中, 梁氏作剧以情为主, 理为次, 音为辅; 论曲则以文为主, 以曲为次。其业师李黼平 曲话序云: 是书亦间论律, 而终以文为主。 即指此。
三、梁廷楠曲论的继承和发展
梁廷楠的戏曲理论是在继承前辈曲家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他受清初著名曲家李渔的影响颇深, 李渔在 闲情偶寄 中提出戏曲创作以 结构第一, 即首先要做好总体构思和布局, 而 结构 包括 戒讽剌 、 立主脑 、 脱窠臼 、 密针线 、 减头绪 、 戒荒唐 、 审虚实 七个方
<<上一页 下一页>>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