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数字广府 > 广府文萃

清代广东曲家梁廷楠的戏曲理论

作者/责任者:罗斯宁

索取号:

文献资料来源:出自《学术研究》1996年第12期

, 心思才力, 日趋新异的同时, 指出其结构多雷同、言情之作多浅俗刻露等弊病, 从而得出剧作须创新、言情贵含蓄等结论。另外, 梁氏善于用比较的方法进行评论, 有不同时代同样题材剧作的比较: 元杂剧 梧桐雨 与清代传奇 长生殿, 两者 互有工拙处 , 而终以 长生殿 为高, 为千百年来曲中巨擘。又有同时代不同作家的比较: 粲花( 吴炳) 三种, 情致有余, 而豪宕不足; 红友( 万树) 如天马行空, 别出机杼。 在比较中显示出不同的剧作风格。还有同时代类似作品的比较, 如将 西厢记 与 ? 梅香 并观, 经过比较, 发现了元杂剧结构多雷同的弊病。这种比较方法, 言之有据, 褒贬公允, 令人信服。李黼平在 曲话序 中说:自元、明暨近人院本、杂剧、传奇无虑数百家, 悉为讨论, 不党同伐异, 不荣古而陋今,心平气和与作者扬榷于红牙、紫玉之间, 知其用力于此道者邃矣 。这是对梁氏的戏曲批评方法的较确当的概括。
    最后, 在审美趣味上, 梁廷楠也有异于李渔之处。梁、李都重视戏曲的真切自然而忌雕琢造作, 李渔 
<<上一页  下一页>>

首页 > 数字广府 > 广府文萃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