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数字广府 > 广府文萃

闽粤方言的不同文化特征

作者/责任者:李如龙

索取号:

文献资料来源:出自《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1999年第6期

如此生动, 他们自然是无复北顾了。用祖传的方言说话, 用同一套现成的读音读书识字, 比起学习另一套共同语, 显然要简便些, 这是十分符合讲求实际的要求的。
    三、关于方言的运用和方言间的接触
    闽粤方言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及方言的接触中的表现有不少共同的特点。也有一些不同之处。
    闽粤方言的运用, 不但有口语的交际, 而且有舞台艺术的加工。粤语是向心型方言, 粤曲和粤剧在粤语区各地都很受欢迎。闽语各小区之间差异较大, 几乎所有沿海各小区都有自己的地方文艺。闽东方言有闽剧、评话、亻尺唱, 莆仙话区有莆仙戏, 闽南话区有南曲清唱、锦歌清唱、梨园味高甲戏、芗剧、潮剧等戏曲, 雷州有雷剧, 海南有琼剧。这些地方戏曲、清唱、说书等大体上是明清以来随着近代城市的兴起而发展起来的。大量的地方文艺形式从说到唱都在为方言口语进行艺术加工, 深为本地人所喜闻乐见。应该说, 这些艺术语言对方言口语发生着相当大的影响。
    和闽语区相比, 粤语的书面语加工更为
<<上一页  下一页>>

首页 > 数字广府 > 广府文萃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